七月流火,热忱如歌。月初,生态健康学院“馨阳塑匠,阡陌育才”实践小分队深入绍兴嵊州的小昆、沃基、水竹、东王四村,立足浙江省“千万工程”引领乡村全面振兴的战略蓝图,聚焦乡村生态文明建设与绿色发展所需的高素养劳动者培养路径,开启了一场知行合一的深度探索。
在小昆村,团队驻足于承载厚重历史的马氏家庙,与天玑书院山长陈益锋及特色窑烤面包主理人马肖军深入对话,共同擘画文化传承如何激活乡村内生动力、引凤还巢赋能产业新生;同时以小品与《如愿》《我和我的祖国》的深情演绎,将文艺清泉注入村民心田。沃基村的红色血脉激荡人心,小分队在省工委旧址追忆烽火岁月,以铿锵誓言重温初心使命,并通过走访党群服务中心、对话村干部与村民,细致梳理沃基在“千万工程”引领下的沧桑巨变与振兴密码,体察基层对宏图伟略的真切认知。水竹之行聚焦美育之钥,刘文西美术馆内,馆长刘强音畅谈艺术浸润乡土、美育涵养心性与吸引人才回归的融合之道,揭示文化软实力对乡村硬发展的深远滋养。东王村作为越剧摇篮,其诞生地陈列室诉说着百年雅韵的流转,而探访全国五好家庭李秋顺老主任更是一堂生动的传承课,围绕越剧艺术如何驱动乡村振兴的恳切交流后,李老即兴献唱《天官赐福》选段,成员吴雨晴亦以《梁山伯与祝英台》选段回礼,古戏台上新声旧韵交织,彰显非遗在当代乡野的蓬勃生机。
此次阡陌之行,实践团队以脚步丈量“千万工程”的嵊州实践,深刻体悟文化传承、红色根脉、生态理念与美育浸润是培育乡村高素养劳动者、激活绿色可持续发展核心引擎的多元路径。青年学子们于乡土课堂中汲取智慧,更坚定了以青春之我投身乡村全面振兴伟业的信念,誓为绘就宜居宜业和美乡村新画卷贡献不竭才思与力量。